距离WWDC25已经过去了5天左右的时间,苹果的战略很成功,液态玻璃的概念一出来,大家果然忘了新Siri的事情。
如果你关注过Apple Watch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苹果很擅长利用新的技术和功能去抵消产品硬件更新带来的续航和算力盈余,这次也是一样,苹果说他们认为他们的产品续航和算力好得有点烧包了,所以端上来这一盘热乎乎的Liquid Glass液态玻璃。
单纯从发布会演示的效果来看,液态玻璃美得无与伦比,但实际上手效果也看到了,乱到没边儿。这个“乱”不只是可读性稀碎的乱,他是一种让用户感觉一切脱离控制的乱。苹果的设计理念很好,把控件和按钮都独立出来,这样他们可以按需显示,减少内容遮挡,但是一旦这些悬浮着的小胶囊多起来,就出现了一种手指一滑大家都在忙但是又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感觉。动画多了当然更炫酷更丝滑,但失控感和对注意力的吸引也很难脱离讨论。并且无论是macOS还是iOS和iPadOS,很多控件的阴影扩散还是太大了,这会显得按钮和内容层的距离太太太大,特别是窗口化的App里,侧边栏和按钮像是单独的窗口一样,这很诡异。
当然这种独立胶囊按钮的设计肯定是未来的设计趋势,就在一个月前Google还刚刚更新了Material Design 3(虽然国内几乎没人遵守),虽然谷歌的美术风格依旧是扁平大色块,但在交互上的设计和苹果还是趋同的。
个人观点,这次的液态玻璃单从美术设计上很难说是苹果打磨很久的产品,因为回顾近几年的系统更新,WatchOS两年前刚刚换了新UI,iOS去年刚更新了深色图标,如果液态玻璃蓄谋已久,显然这些更新一起搬上来要更省成本,所以这可能的确就是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力才匆匆做出的更新方向,当然只是个人看法而已,从技术实现上讲,液态玻璃背后也是苹果十年的技术积累。
平心而论,今年这批系统的第一个Beta版相较于iOS18,BUG控制和性能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离开了Jony ive的苹果虽然审美不再值得信赖,但至少他们不是弱智,现在的我们只需要知道新的设计在下个十年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就好了,苹果自己会慢慢处理掉那些美观性的问题。当然该骂还是要骂的,比如macOS被(暂时?)砍掉的启动台,建议大骂特骂。
就这样,大家猜了四年都没猜对过的全新立体感图标终于来到iOS和iPadOS上了,并且托国产App开发商的福,iOS26很多系统控件的更新倒是没给咱们的日用App带来太多显示错误(笑)